潮汕美食鱼丸--千锤百打铸就工匠精神

发布日期:

         在吃的方面,潮汕人可谓是“好吃也懂吃”,众所周知,潮汕是美食之乡,所以很多潮汕人从小就是吃货一枚,但在对于食材方面却很挑剔的,每每一道菜,只要有一点点不新鲜,都能吃的出来。达濠鱼丸,也是这样的。什么月份的鱼做出来的鱼丸味道才鲜美,才最适合作鱼丸,都是关键的,海鳗、那哥鱼(潮汕方言)取其肉质鲜甜和美白;马鲛鱼取其肉质粘性,淡甲鱼取其肉质凝固性,富裕鱼丸弹性。一颗让人“想入非非”的鱼丸,都和鱼肉本身分不开的,所以说,达濠鱼丸不是一颗随便的鱼丸,而是一颗具有工匠精神的鱼丸。

爱特猫潮汕美食

         从小我都很喜欢吃肉丸,但我又不喜欢吃鱼,但鱼做的丸子,我却爱吃,或许这是对工匠精神的最大的敬重。别看一颗小小的鱼肉,其实它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捶打才成型的,它浑圆光洁,像一颗浓缩版的兵乓球。它富有弹性,嫩,脆,香,鲜。制作鱼丸的过程中,“拍”也可以叫“摔”,这道工序尤为重要,尤为讲究:摔打不够,鱼的胶浆不吐,制成的鱼丸松散且没有弹性;摔打过头,制成的鱼丸会没有脆和嫩的质感。每种的鱼的摔打的力度也不同。更为讲究的是,同一种鱼,因为生活的海域不同,力度也会不同。所以这讲究细节的鱼丸,是多么的让人心存敬佩。

爱特猫潮汕美食

         每当一碗鱼丸,呈现在眼前,光这工匠精神就容易让人垂涎欲滴,再看那光滑的表面就让人迫不及待的想咬一口,一颗鱼丸入口,光滑的让人想一口就吞下去,轻轻一咬,鱼肉的鲜美,随着溢出,富有弹性的它在舌尖跳跃,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大海,在那宁静的大海表面,一条鱼破坏这宁静,欢快的飞跃着,这才是真正的大海味道。回味悠长。

历史典故

         关于达濠鱼丸的来历,民间有几个不同的说法。比如南宋时期,皇上极喜吃鱼,几乎每餐必备,而一旦被鱼骨鲠住喉咙就会把厨师砍头,为此,御厨们都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一日,有一位老厨师想到伴君如伴虎,皇上如此难伺候,心中顿生怒气,便对着几条鱼发起火来,他拿起刀,用刀背对鱼猛剁,突然看到鱼肉和鱼骨分离出来,灵机一动:“有了”,便用小刀把鱼肉刮出来,放在砧上猛力摔打,形成糊状,掺入蛋清、调料,搓成一颗颗鱼球,放到水中蒸煮,捞起盛盘桌。皇上一尝之下,味美异常,又无骨刺,赞不绝口,重赏了这名厨师,并吩咐以后每天都要上这道菜。这种“鱼脍”的制作方式和形态都极像今天的“达濠鱼丸”,大约是临安御厨为避战乱南迁,而在盛产海鱼的达濠创制而成,但也无从考证。

         还有一种说法更为濠江当地人乐道:清顺治年间,达濠马窖人邱辉为反抗清政府的“斥地”政策,聚众起义、攻城略地,威震东南沿海,后投到民族英雄郑成功麾下,成为郑的重要部将,他在达濠据守10年之久。邱辉非常孝顺,其母甚爱吃鱼,却因双目失明而不便进食。邱辉为了不让母亲被鱼刺卡到,便命厨师刮取新鲜鱼肉,拍打成粘糊状,制成鱼球,给母亲食用。因这道菜不仅吃起来方便,而且味道十分鲜美,因此常用来宴客。郑成功吃过后,誉其为“天南奇珍”。


         如果您想了解到更多的爱特猫潮汕饮食文化可以前往爱特猫官网http://www.aitemao.com/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