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创作如何与做人要划清界限

发布日期:

  作画似做人。具备精神的文化素质,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积极诚恳,健康向上,心胸宽广,这是一个高尚的人的优秀品质。作画也一样,创作的绘画作品是有温度的,好作品生命力旺盛。


  欣赏绘画作品,看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欣赏者体会其中滋味,滋味即灵魂,肯定、歌颂、赞美;否定、鞭挞、嘲讽;技法、形式等等等等。


图片1.png


  画家站在某种文化立场,就有某种世界观。无有立场的世界观,尽管其本身也可称之谓一种世界观,如果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这却是一种无原则、无立场、无作为、混淆是非、和稀泥、糊涂的世界观,这是艺术创作的忌讳。


  达芬奇的《最后晚餐》鞭挞叛徒犹大是有自己立场的;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是对法国大革命一种歌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对战争的鞭挞和讥讽。博特罗的胖人系列是对社会和人性阴暗面的深刻讽刺。即便是齐白石的草虫鱼虾也是对生命和技巧的赞美。即便是康定斯基、赵无极、基佛尔的抽象绘画也是一种对艺术形式美歌颂。可见,绘画大师作品是有立场和明确态度的。


图片2.png


  在美术史上,我实在举不出一例无原则、无立场、无作为、混淆是非、和稀泥、糊涂的艺术作品。


  但绘画创作也要与做人划清界限,做人可以妥协和中庸,绘画创作却绝对不可。


图片3.png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段话意思是告诉人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要有分寸感,不走极端路线。但在绘画创作中,这种折中思想是根本行不通的。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有人说:英雄可以征服世界,却征服不了自己。圣人不想征服世界,只想征服自己。你走英雄路线?还是走圣人道路呢?

从古至今,有多少英雄、圣人灰飞烟灭。《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图片4.png


   话说到底,人一定要学会掂量自己,了解自己半斤八两,知道能吃几两饭,这很重要。你必须要做眼下能做得来,做得好,自己承受得住的事。尽管你有无限的的理想,崇高的愿景,但你必须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慢慢来,慢慢做,拿得起来的拿,拿不起来的,就断然放弃。绘画创作毕竟是做人的事,但与做人仍要划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