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淘宝上的瓷器餐具是否有毒?

发布日期:

  有毒无毒主要从两方面看,一个是陶瓷原料,一个是烧成。陶瓷原料主要为坯体原料(泥料),釉面原料(釉料),装饰原料(绘料)。一般来说,坯体的泥料是瓷泥(主要为高岭土)或陶泥,这两项基本算安全的,因为一般无化工添加,是天然黏土或矿物质,只有等级品质之差而已。问题主要出在釉料或绘料上。釉料经高温后形成近似玻璃性质的釉面(玻化),只要是配方原矿,少量化工是成不了气候的。


     绘料就比较麻烦,基本现在低成本的都是化工料,颜色料含重金属(铅、汞等)。所以,可想而知,釉下彩相对安全许多。


     第二烧成问题,泥料釉料绘料是否安全,还看烧成温度,高温瓷优于中温和低温。高温一般指1280摄氏度到1350摄氏度。这样的温度煅烧下,经过氧化和还原气氛,一般有害物质就消失了或转化了。综上所述,高温瓷几乎可以视为安全,如果有绘料装饰,那釉下比釉上安全。釉上的器皿建议只做装饰或者摆摆水果什么的,避免受热或浸泡水油等。中温瓷器或一些低成本的陶器也是如此使用。


  所以在淘宝上买瓷器,避免买一些少见又便宜的手绘花纹的外贸中温瓷。比如这种:


     分辨高温瓷和中温瓷最简单的方法,观颜色、看厚薄、听声音。


     首先,观颜色可以判断6成以上的中温瓷。中温瓷的釉面玻化层比较薄,只有浅浅的一层折光,甚至直接可以看到胎色,中温的绘画用的釉料和绘料从配方上来说和高温是不同的,出来的效果类似水粉画,一般来说绘的比较粗糙,这不仅是工艺上的,也取决于胎质和颜料特性。


blob.png


      每个城市都有那种在手推车上卖的杯子,全部都是中温瓷。很多周边产品的瓷器包括星巴克的马克杯都是中温的,可以用这种标准来确定一下中温瓷的感觉。


     高温瓷的釉色水润很多有一种清透的感觉,近于优质玻璃的折光(哑光无光瓷器除外)。

  注意看折光部分。


  看厚薄,一般来说,好的高温瓷器皿胎质会比中温瓷薄,因为中温瓷烧成温度低,烧结程度不高,质地较高温瓷疏松,为了提高抗撞击性,所以胎质会相对厚一些。听声音比较依靠经验,用手轻弹器皿,高温瓷的声音更加清越更加接近金属音,听声音有一种致密感,而中温瓷的声音比较闷,这是由于密度决定的。虽然有些中温瓷还是挺好看的,但是需要避免遇油遇热,做装饰盘和果盘、冷餐盘会比较安全。

  刚才说到观颜色可以分辨出6成的中温瓷,剩下的4成主要是白色外罩透明釉的中温瓷,如果大家还有兴趣的话,我明天整理一下来回答。照片上比较难看的出来,实物的话区别会比较明显。

   今天来说一下如果是白色的瓷器怎么来判断烧成温度。


blob.png


     像上面这尊观音是不是很难判断出烧成温度?不过不要紧,因为现在德化也烧不出这样的白瓷了,现在出口的大部分是加了化工料的中温瓷,会好判断很多。

     一般来说高温白瓷,首先是胎薄,折光符合高温瓷的特征,更重要的是高温白瓷的白度是正白纯白,这个可以用香烟做对比。

     再进一步,可借助一些工具来鉴别,强光手电打光下,高温白瓷要不不透光(因为壁厚),如果透光的话将呈现出细腻如玉的光泽,可以看到肌理特别的致密,再10倍放大镜下才能看到组织结构。


blob.png


     相对来说中温白瓷,它的白度更加地偏米白象牙白,是白中带润黄杏色的效果,典型的以广东福建生产的外贸白瓷为代表。中温白瓷打光下是暖黄的,或者带一点苹果绿,肉眼细看,可以看到类似细微颗粒的散射。还有中温白瓷釉面成分的原因,较为容易划伤。其实从胎上来分辨是最容易的,中温瓷都有一种圆敦敦的肉感,高温瓷即使是厚胎,也是有棱线和骨架的感觉在。

  所谓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


  釉下彩是在整体施釉之前在坯体上进行绘画,因为会再罩一层玻化釉,多少可以看到装饰图案是在水润层的下面,笔触会有一种在水中微微晕染开来的感觉。因为罩了一层透光釉的原因,釉下彩的颜色比较清亮。


blob.png
     釉上彩的话是在烧好瓷器的釉面上进行绘画,然后再进行700~900度之间的烤花烧,它的画面笔画都是浮在釉面上的,肉眼手触都能感觉细微的凸起,颜色更加厚实鲜艳。


blob.png


  有人提到怎么分辨热转印和釉上彩(贴花纸)的区别呢?

     用手指感觉图案的边缘,热转印的边缘手感比较明显,而贴花纸烧成的釉上彩由于烧成温度较高(800度)所以会有一种被釉吃进去的感觉,能感觉到凸起,但是边缘部分不会有那种细微的割手感(这个真的要细细去感觉)。

有人问釉中彩安不安全呢?

     理论上釉中彩就是用釉上彩的流程,但是在第二次烧制时,不像釉上彩使用较低的温度(800度)而是使用1200度以上的高温,让彩料沉到玻化层以下,俗称釉中彩。


  釉中彩和釉下彩一样安全。之所以说釉中彩比较少,是因为在手绘瓷器中,釉中彩主要用来表现特殊的艺术形式,但是工艺上既没有釉下彩画工、烧成上的难度,又没有釉上彩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势,属于两头不讨好,做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那贴花纸的餐盘如何分辨釉上彩和釉中彩呢?

      对光斜看图案边缘,折光部分有凸起感,闭着眼睛能感觉摸到图案的,釉上彩。对光斜看边缘,折光部分比较平滑的,手感都很圆润的,釉中彩。

  接触食物的表面的部分颜色特别鲜亮,图案特别满,或者干脆是金色银色图案的,还是别用了,重金属绝对超标了,特别便宜的瓷器也不要买,什么10块钱以下的外贸瓷,用这些真是省钱不要命啊。

  有人说道宜家的瓷器,中温的,而且用的泥料比较差,但是听说宜家的环保把关比较严格的,可能对人体无害吧,不过不建议买,因为实在太差了。MUJI家的瓷器倒全部都是高温瓷,这在家居用品品牌里还蛮少见的,赞一个。不过MUJI的瓷器价格实在太高,一个素白的大厂压坯的碗差不多要100+,这个价格够买一个手工碗了,国内大厂有品牌的白碗价格差不多20+吧。在说什么瓷器安全之前,先来看一下什么瓷器不安全。


  首先,无论价格高低好看与否,不要拿装饰盘当餐盘用。
blob.png
blob.png


  为什么要说首先呢?因为装饰盘一般都很好看首先就比较吸引人,其次在价格方面几十上百甚至几百的价格能给人信任感。但是装饰就是装饰,从原料到烧制工艺未必能达到食用器的标准。


  我见过拆开包装需要散味的装饰盘。。。简直刷新了三观,摔!!!大家都说有毒的冰裂瓷,因为陶瓷胎体和釉在冷却过程中的收缩率不同导致釉面上有细小的裂纹,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开片。


  杯子底部为积釉开片效果,而开片一直是中国瓷器审美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常的开片并不会使釉面完全裂开露出胎体表面,简单的判断方法,用力捏一下,如果瓷器发出细微的声响,说明釉面与胎体完全分离了,这样的杯子还是不要用了。


  在使用瓷器的过程中,茶汤侵染到裂痕中去形成了明显的线条就叫做“开线”,茶的种类和饮茶习惯都会影响开线的颜色。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不良商人开始使用冰裂釉,再上颜料的手法直接完成“开线”。像上图杯子底部的绿色并不是烧制完成后涂上去的,而是杯壁上的釉全部流到了底部堆积出来的效果,但是不良商家又想出了在瓷盘底部加彩料来模拟积釉。